首页  通知公告
关于网络选修尔雅通识教育课程的通知
发布时间: 2015-03-10 访问次数: 298

    各学院:

为丰富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,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,学校本学年引进5门“超星尔雅网络课程”作为本科选修课程,此次引入的网络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,选修的学生需按照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,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学分。现将课程选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课程简介

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、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课,做成“百家讲坛”形式的讲课视频,以MOOC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优质的通识课程资源。

我校引进如下5门课程:

序号

课程名

授课教师

课程类型

学分

人数限制

1

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

(From Einstein  to Hawking’s Universe)

 

北京师范大学教授

科学与技术

2

300

2

魅力科学

 (The Charmity of Science)

车云霞

南开大学教授

科学与技术

2

300

杨振宁

清华大学

(诺贝尔奖获得者)

张首晟

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

马宗晋

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、院士

欧阳自远

中国科学院院士

3

从“愚昧”到“科学”—科学技术简史

(From Ignorance to science—A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)

清华大学副教授

科学与技术

2

300

清华大学教授、副所长

冯立升

清华大学教授

戴吾三

清华大学教授

蒋劲松

清华大学副教授

清华大学副教授

清华大学教授

4

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

Art of Eloquence and Social Etiquette

艾跃进

南开大学教授

语言与文化

2

300

5

中国古典小说巅峰—四大名著鉴赏

Peak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--The Four Famous’ Appreciation

蔡义江

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

语言与文化

2

300

 

首都师范大学教授

段启明

首都师范大学教授

袁世硕

山东大学教授

 

二、选课时间及方法

1、选课时间: 39——13

2、选课方法:登入网址为:http://jwxt.njupt.edu.cn/,亦可通过学校主页(www.njupt.edu.cn快速通道教务导航综合信息服务教务管理系统,登录选课系统。(同其它公共选修课)

3、网络课程选课仅在预选阶段进行,不参加正选、退补选。预选结束后,如果预选人数未超过计划人数,则全部学生入选。如果超过计划人数,系统将从预选该门课程的学生中随机筛选产生课程选课名单,每个学生机会均等。筛选后产生的名单即为最终选课名单,结果将公布在教务处网站上,学生须在预选结束后及时关注。

三、学习与考核办法

1、学习方式

网络视频课程的学习不统一安排具体学习时间,只限定每门课程在线学习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日期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完成以下内容:①观看课程视频;②提交作业;③参与课程讨论;④参加课程考试,以上过程均通过网络完成。

2、成绩考核

学生最终成绩考核包括以下四部分:观看课程视频、完成平时作业、在线讨论、期末考试(如:成绩=观看视频得分*30%+平时作业得分*20%+在线讨论得分*10%+期末考试得分*40%)。各门课程中四部分所占比例有所不同,具体登录后查看考核标准。网络学习结束后,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大于等于60分,则取得该门课程学分,作为全校公选课学分。
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
1、网络视频公共选修课是学校推进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一项试点,请各学院(系)积极配合,按时通知到位,组织好选课工作。

2、选课名单将被导入尔雅通识在线平台,列为所选课程的班级成员。学生需在320日之前完成初次登录,请各位选课学生第一次登陆课程时,务必填写准确的手机联系方式及邮箱地址,如信息更换请及时更改,以便收到考试的相关通知。此后在课程开放时间内可随时登录,输入学号及密码进入个人学习界面,点击所选相应课程进行课程学习。遇到问题可点击尔雅“在线客服”获得帮助。

3、学习登入网址:http:// njupt.benke.chaoxing.com,也可通过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主页“网络课堂”栏目下“文化素质类网络课程”进入。学员登录账号为自己学号,初始密码为123456

4、课程开放时间: 317日——615日。

5、考试时间: 615日。

6、学生在选课前对网络课程有不清楚的地方,可咨询教务处(教师教学发展中心)罗老师,联系电话:85866571

教务处

201539

 

Copyright©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
2014©版权所有©南京邮电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